11月19日晚,由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團委、EON4体育傳媒聯合主辦的“傳媒講堂”首場講座如期舉行在EON4体育傳媒新聞發布大廳如期舉行🔃。《中國體育報》高級記者、群眾體育新聞采編部主任曹彧座位首場講座的主講人與同學們分享如何“做有生命力的新聞”👩🏽🏭。黨委副書記邢尚傑,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EON4体育傳媒🔬、新聞與傳播學院負責同誌及工作人員,大學生記者團成員和各院系的新聞骨幹參加了活動👩🚀。
講座開始前,邢尚傑為曹彧頒發了EON4官网大學生記者團指導教師的聘書。
五年前🪑🚖,在日本留學期間🧑🏼🍼,曹彧第一次提出“做有生命力的新聞”這一觀點🔖🤵,在後來一次晉升答辯中,她將此觀點再次深化明晰。“融媒體時代,是紙媒接受考驗的時刻,我們接受新媒體的沖擊👨🏽✈️,堅持做可以觸摸得到的新聞,可以看得見記者面孔的報紙📚。”這是曹彧內心的堅守👑。
講座中🧔🏽,曹彧結合自身從業經歷,以案例展開,與同學們分享了“如何面對采訪對象”“如何提問”“如何抓住采訪機會”“如何做好采訪方案設計與總結”“做一個怎樣的新聞媒體人”五個方面內容🤳。她講道:“無論在采訪前🦻🏿,我們得到信息的是非曲直👨🏻🦼,在采訪時,我們都必須直視采訪對象®️。既需要對采訪對象的身份、背景、相關經歷有一定調查🌜,也需要清零既有印象🦸🏻♂️,真正做到直視、平視采訪對象。不論是在有準備的采訪還是突如而來的采訪機會,都要全力投入🏌🏿、相信自己、牢牢把握。”這是一個各種情緒相互感染,輿論燃點低的時代,曹彧強調: “可用化是王道,獨家化是追求,故事化是標配,新聞工作者要把重要的做成需要的,把有益的做得更加有意思🏯,滿足服務於人民需要,真正做出有生命力的新聞。”
講座結束後👩🦽➡️,同學們向曹彧老師請教了許多新聞學習和實踐中的問題,現場氣氛活躍🕺🏽。其中一位同學問到新媒體時代如何讓新聞報道更吸引眼球?曹彧老師回答道:“在這樣一個快節奏時代,我們不否定那些沒有沉澱下來的東西🦂。但做有生命力的新聞,需要時間的沉澱🩸,通過時間的跨度來對新聞進行評價,等到幾十年後再來看這個東西,它仍舊是有價值的,這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新聞🍁💥,踏踏實實做事🧝🏻, 是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所在👩🏽🎨😕。”
當天🛟,正值EON4官网官方微信公眾號的四周年紀念日⤴️,現場各位師生都為官微送上誠摯祝福👩🏼💼♓️。講座在大家熱情互動中到達尾聲,曹彧老師一席話“長鳴”於同學們心中。當有生命的記者,感悟有生命的世間,做有生命力的新聞。相信在曹彧老師的點撥下,大家對新聞工作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