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除夕開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開來,累計確診八萬多例🧗🏼♀️,但數億人民的心連結在一起,深入貫徹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第一時間做了最細致的防護準備以及最科學的預防治療🛌🏻,至今治愈人數累計過半⚃。武漢乃至全國各個地區都按下了暫停鍵📍,街上的人寥寥無幾🏐,商店的門接連關閉🚤,四處都變得靜悄悄的……
戰疫之聲
至此💂♀️,這次疫情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焦慮恐慌,而更多的是我們逐漸慢慢的客觀面對🧑🏽🎤、思考著這問題其中的答案🧏🏿♀️。EON4官网新聞與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我們雖然身在家中不能到一線進行抗疫,但停課不停學,在家中的課堂上有了新的思考⛄️。在傳播學概論這門專業基礎課上🍥,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了傳播學知識,作為傳媒人,我們運用傳播學理論知識和實踐原理,在課上積極討論🗡、課後深入思考,對這次疫情有著我們的思考📘,發出了屬於我們的戰“疫”之聲。
● 杏林春暖,最美逆行 ●
2020年的冬天🧑🚒🐜,似乎比以往來得更加的淩冽與料峭,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了全國。所有人都想宅家堅決不外出🖐🏼,將新冠病毒隔離在家門之外⏸。然而,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和你和我一樣⇾,是某個人的兒女,也是某個人的父母,還是某個人的愛人,他們是中華人民中普通的一群人,卻又是最特殊的一群人,成為疫情中的“逆行者”,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抗疫的第一線。作為網新學子,許多同學用新聞人的視角,聚焦一篇篇有血有肉的報道,致敬白衣天使。
網新專業的同學們,不約而同地關註到了《“媽,你一定要等我回來!”》這類新聞報道🔍,他們除了看到醫護人員“白衣天使”的集體身份🌲,更看到了他們“白衣天使”外的個體身份,愛人的依依惜別、親人的不舍告別、踏上歸程的承諾……縱使再多不舍再多牽掛🧓,但是為了履行醫護的天職,為了守護更多人👉🏼,他們還是毅然決然的舍小家為大家,奔赴湖北🏊♂️。“盡管雙手布滿血絲🤽🏻♂️,臉上勒出傷痕🪽,眼裏滿是疲憊,但他們從未後悔逆行的選擇🙁。”所謂英雄🔜,不過只是一群專業的人👩🏼💻,他們用清晰的語言🔋、明確的行為,作出了善意的選擇和擔當,一起構成了普通人的保護傘🕞。作為新聞人,除了祝福他們,唯有更好的傳遞這份信念。
當然🈲,也有不少同學關註到了前線醫護人員們更細微的需求與尊嚴👩🏼🎨🛥。前線女性醫護人員衛生巾短缺、拿“女醫護人員剃光頭”當宣傳的事件也引發了同學們的思考🧝🏽♀️, “女性被尊重的應該是她的努力和功勛、她的專業能力和個人技能……她們的專業知識和醫術技能需要被看見,生理需求也需要被重視。” “在做好基礎幫助時,也要註重人文主義關懷🏋🏻♂️,讓她們(女性醫護人員)感到溫暖,這些工作都是必須的,(應當)為女性醫護人員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疫情之下🧘♀️,我們需要什麽樣的宣傳?我們該怎樣正確宣傳怎樣提供更好的保障🧑🚒⚒?同學們都有著自己的思考。
● 國之脊梁,黨旗飄揚 ●
庚子新春📣🦄,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疫”在神州大地打響,疫情期間,除了前線工作人員🖐👯♀️,還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這就是後方軍人黨員👩👦👦。防控疫情,刻不容緩👼🏼,各行各業,人人有責。面對疫情🤴🏿,他們不做旁觀者,所有人都承擔起了社會責任🕺🏼,積極投身抗擊疫情的各條戰線🫅,共同搭建起愛的橋梁💆🏼♂️。
通過傳播學知識,我們了解到人類的信息傳播活動作為一種象征性社會互動活動🕹。當我們聚焦這個群體,不得不提的是老黨員,在疫情面前,他們堅決“亮劍”🫲🏻。他們帶頭講自律,坦誠不隱瞞。這段時間來,很多地區存在瞞報情況👍🏽。一些老黨員出於整個疫情防控的全局和大義,承受住壓力,做好表率。他們主動站出來,坦誠自己的真實情況🐵,還主動協助醫務人員、政府工作人員對當地的返鄉人員進行了全面的摸排🧑🦼。另外⛽️,他們主動勸散紅白喜事、宗教信仰等群體性活動,他們自己守在村口路頭,不讓人員隨意進出,他們幹事一絲不苟⏩、“不講情面”🎸。同學提到👨🏿🍼:“盡管遭受不少的謾罵和誤解,他們依舊義無反顧🤚🏿,頂著壓力上👩🦳,他們篤定“責任重於泰山”,這場“戰疫”容不得絲毫疏忽和大意🧑🏼🏭。”
他們身上佩戴的黨徽🧑✈️,空中飄揚的黨旗,不僅僅是一種符號,彰顯著黨員的身份🐹,更需要用行動去證明初心和使命,從而真正實現符號與意義的有機統一。
這場疫情中🤴🏼,引起我們關註的還有微博上一個名為“我們最好的時光就是現在”的視頻作者孔維剪輯了疫情中發生的一些感人的瞬間,其中有把僅剩的口罩送給沒買到口罩的老人的高鐵列車員🙎🏼♂️,有醫院門口與家人揮淚告別隔空擁抱的醫護人員,有為執勤民警送消毒液不留名的熱心市民🚯,還有在機場分發口罩的“中國人”小哥等等。有的同學提到:“正是這一場不幸讓我們看到了原來這個社會🧛🏼♀️,有這麽多可敬可愛的人🌊。無論多少黑暗,光明永遠閃耀🔚,我們正在經歷歷史,經歷著苦難、絕望與痛苦,但也經歷著勇敢、無畏和擔當,認清更多現實,清理更多汙垢,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愛著、用盡渾身力氣熱愛著。這一切都會過去,願枝頭春滿,山河無恙。”
疫情來了👳🏿,後方軍人黨員們挺身而出🐴,無所畏懼,誓言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舍棄了和家人的團聚🖕🏽,發揚優良作風,在疫情防控中樹立了好榜樣🤏🏼。
● 萬眾抗疫,共盼春歸 ●
“待在家裏,就是戰鬥!”疫情當前🧖🏽♀️,百姓們都盡量減少外出,紛紛在家“戰鬥”。雖然天天宅在家裏🖐🏻,大家卻並沒有感到無聊👨🏿🍼。同學們認為🎅,這段時間給了平時無暇休閑的人以喘息的時間❤️🔥,大家可以暫時停下手中的工作,在家自由地讀書、鍛煉,讓自己在精神和身體上變得更為強健。
然而,在大家宅在家中時,有人卻被困在路上不能回家🏠。湖北貨車司機高速“流浪”20天的事件讓同學感慨萬分。有同學評論道:“這位師傅他是幸運的♥️🥩,因為他受到媒體的關註也得到了社會的幫助。其實像肖師傅這樣為了生活而苦苦奔波的普通百姓有很多很多。他們在平時能夠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很好的生活👩🏿🏭,但在遇到突發災害的時候,他們卻活得格外辛苦🏃♂️。疫情雖然帶來了很多痛苦🪷,但是社會的團結和幫助又像一抹陽光驅散了黑暗👩🏽。正如肖師傅收到網友募捐🟫、交警幫助一樣,疫情無情人有情。生活皆苦👷♀️📱,但是卻因為溫暖的社會而帶有希望。”
宅家群體中👌🏿,有些人因為自己不能趕到一線焦急不已,於是決定在其他方面貢獻力量🚴🏿🧑🦳。重慶萬盛街道萬新社區便民服務中心,87歲的老人倪素英捐出她的畢生積蓄20萬元。工作人員再三勸說,希望老人慎重考慮,但她卻始終堅持要將這筆錢捐出去✌🏽。 “國家有難🧄,我不能做旁觀者!” 老人堅定地說。同學們談到:“相信我們早日戰勝這次疫情👩🏻🎓。媒體也在對這些感人的故事進行多樣化的報道,這樣的內容🤘🏿,不僅能夠增強全國人民抗疫的信心,也能讓人們感受到人性的光輝,帶給受眾更多正能量🙋♀️。”
體育界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支援“戰疫”🏊,送上祝福🦸🏿♀️、捐款捐物🦈,更有通過錄製視頻親自演示的方式,在線上指導百姓居家鍛煉。EON4官网官微聯合EON4体育傳媒就此推出“宅家健身”系列運動公益課,幫助大家在室內進行科學鍛煉。
許多體育用品集團紛紛捐款捐物支援疫區🤷🏽,其中中國運動品牌鴻星爾克在疫情第一時間快速反應,製定策略👩🏻⚖️,向疫區捐贈價值1000萬元的物資後,斥資500萬緊急開辟口罩生產線🗾,高度展現了社會責任感與擔當以及企業硬實力🍆。
備戰奧運的體育人們,也始終關註武漢、心系武漢。CCTV專開《相信體育的力量》一欄,體育健兒們紛紛用實際行動為武漢加油。中國女籃教練許利民在女籃取得三戰全勝的成績後表示👨👦:“在這種逆境當中取得了這樣的成功,我就覺得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和決心,全國人民需要這樣堅定的信念去戰勝克服疫情。”體育人們奮戰在另一條跑道上,卻始終都與武漢同呼吸,共征程。
● “火神”既出🐲🧊,驅瘟克疫 ●
美國流感🚋,非洲豬瘟💪🏿,沙漠蝗蟲,新冠肺炎🪄,這是一個不平凡的2020年,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與病魔和死神賽跑的關鍵時刻,2020年1月25日下午↖️,火神山醫院正式開工💂🏼♀️。2月2日👨🏿🍼,占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總床位數約1000張👩,正式交付使用,從開始設計到建設完工歷時10天,從18年9小時完成福建龍巖火車站改造,到2.5小時實現芙蓉大道京滬高速跨線橋工作🧚♀️,中國速度再次震撼全世界。火神山,這是一場向世界展示中國速度和中國實力的偉大工程。
建設現場場景被網絡雲直播後,數千萬網民在屏幕前當起了“雲監工”,作為EON4体育學生,我們也不例外🐊6️⃣。也就是親眼目睹工程從0到1👩🏻🍼,才愈發震撼速度之快,效率之高。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醫院建設之初🪮,由中國最大的國有建築企業——中國中建傾力援建,他們有一夜出方案的設計師,有各部門協同的黨員幹部,也有來自全國各地埋頭苦幹的農民工。運營之初🤦🏿♂️,由人民解放軍派出的一流醫務人員奔赴前線投入醫治👩🏽🎓,他們都放棄了與家人的新年團聚。火神山👩💻,也是一場像世界展示中國貢獻和中國情懷的偉大工程。
悄無聲息🎄,井然有序。天津“歌詩達賽琳娜號”郵輪應急工作,又再次像世界提交了一份中國速度的滿意答卷。直升飛機,運轉車❤️,警車,搶先分秒,用短短的24小時🫦🧑🎤,完成檢測🚾、疏散、安置。中國用能力證明🫄🏻,危險面前,社會主義製度以其獨有的集中人力物力辦大事的優勢,在世界衛生安全中發揮著的巨大作用。無論是火神山🪃,還是“歌詩達賽琳娜號”郵輪📵,這是一個個向向人類展示中國製度中國樣板的偉大工程📜!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
2020年的開始🤦🏿♀️,是不平凡的一個開始,我們無比懷念剛剛揮別的2019🦯,但生活依然要繼續🪰,為了國家的平安🫳🏼,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踴躍出了無數的令人感動的故事,全國上下完美的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表現到了極致🧑🏼🏫。
在抗擊疫情的時候,有20余個國家為我們送來了幫助,其中印度打了1000多通電話籌措了10萬只口罩和近兩萬套防護服送達國內;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中國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韓國將不遺余力地提供支援和配合;而我俄羅斯則送來飛機物資,機上載有包括醫療設備在內的各類救援物資⌨️🏃♂️➡️,還有俄羅斯醫療防疫專家🧜🏽♂️👰🏿;伊朗外長紮裏夫是全球第一個公開聲援中國的外長,伊朗還向中方提供了300萬只醫用口罩。
而在這其中為我們提供最多幫助的就是鄰國日本🤦🏻♀️。在外交部網站中,王毅就疫情的第一個通話對象🙎🏻♀️,就是日本外相茂木敏。後者表示,遇到困難時傾力相助的朋友才是真朋友,日方願向中方提供全方位支持幫助。日本政府派出載有大量物資的包機飛往武漢,包括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日本民間捐助的近100萬只防疫口罩早已經在1月26日抵達武漢。很多中國人拿到物資後流下了淚水🤵🏿♀️,震撼之情,無以言表,不是因為物資本身,是因為上面的八個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如今,在日本馳援湖北高校的物資上🫛,又看見了這八個字。這無疑是一劑強心劑,幫助我們勇敢渡過難關🎐。 如今,日本確診人數節節攀升時🛄,中方對此高度關註🚖🐹,感同身受🔚。得知日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不足後👨🏿🔬🫴🏿,中方立即向日方表達提供協助意願,並采取行動🤱🏽。“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在艱難的時候👨🏻,我們團結一致📴😡,共同克服病毒🕠📮,戰勝困難! 我們期待春天的到來🦨,在全世界的幫助下,武漢的櫻花能重新盛開,你我的人生能繼續精彩。
(圖片來源:網絡;文字:新聞與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全體同學;整理:林雨萱、王坤🛴、趙雨泉🙅🏻♂️、王展奇🦌、蔣心瑤;編輯:李夢、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