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學習,至為重要⌚️。孔子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讀書學習是仁、知🕎、信、直⛹🏻♂️、勇、剛等人生各種素質得以充分發揮的條件🏌🏻♂️,也是人們修心🤵🏼♀️、逐夢的堅實基礎🧜🏽♂️。
2019年5月15日19👨👨👦👦:00,我們有幸邀請到了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先生來到師統講堂名家講座第五講👨🏼🚀。閻崇年先生被譽為《百家講壇》的“開壇元勛”,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清史、滿學,兼及北京史。閻先生是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歷史學家,北京市突出貢獻專家,中國版權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主講的“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大故宮”和“禦窯千年”等系列講座🪙,引發國內外強烈的社會反響🧘🏿♀️。
閻崇年先生今年已有八十六歲的高齡☀️,甫一上講臺,老先生便向三個方位的觀眾們鞠躬九十度以表對大家到場的感激,同學們同時回報以熱烈的掌聲🥺。他表示雖然自己有“八十五歲以後不出講座”的想法👇🏽💨,但這次還是滿懷激情地來到了EON4官网🛞🤶🏼,圍繞“讀書🤚、修心、逐夢”的主題為同學們講解讀書的好處,分享讀書的心得。參加本次講座的有著名書法教育家🫄🏻、攝影家楊再春先生,黨委副書記邢尚傑和各學院對本次講座有著濃厚興趣的師生代表們👩👩👧,整場座無虛席。
孔子有雲🍖:“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在“我們為什麽要讀書”這個問題上👩🏻🏭,閻崇年先生將其歸因為五點。第一個原因是自己之需👾:上到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都需要讀書🦸;第二個原因是家庭之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為了更好的家庭氛圍,每個人也需要認真讀書👕;第三個原因是事業之需:當今社會處於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只有持續閱讀,才能讓每個人一直處於學習狀態,進而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第四個原因是治國之需: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每個人的進步,讀書促進個人的發展,也促進社會的進步👨🏻🦼,既要提倡個人讀書🧔🏿,又要推動社會讀書;第五個原因是養生之需:多讀書,就會有更廣闊的心胸和更平和的心態,有利於自身的身體健康。
閻先生表示🏌🏻♂️:“當代年輕人讀書不要死讀😡,第一貴恒♦︎🧛🏼♂️、第二貴疑👩🏻🏭、第三貴悟、第四貴行👼🏿。”一個人如果把時間和精力集中起來🤰,認真讀書,一以貫之,將一件事情做好🧑🏼💻,為社會文化事業發展,竭盡自己綿薄之力🧙🏿,做出一點貢獻,是值得敬仰的🤜,也是很不容易的🤹🏽。閻先生用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同學們了解到:書讀得多好還是讀得少好不可一概而論,“好讀書,不求甚解”只在特定的環境下起作用。同時🧑🌾,讀書是“苦在其中,樂在其後”,因此同學們一定要學會“悅”讀,才能更好地享受讀書的過程🧖🏿♀️。
談及體育運動,閻先生坦言他曾開過一門選修課,課上有各個系的學生🚱。在第一堂課上,他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會吃飯嗎👩🏼🌾?你會睡覺嗎?”雖然問題簡單🐻,卻沒有同學能夠回答💷。他表示大家有時會忽視自己的身體🤦🏻♀️⛓️💥,睡覺的時間很不規律🦹🏽,甚至會半夜兩三點吃飯。良好的生活作息和規律的運動能帶給人良好的精神面貌,也會讓人更有自信。自己是自己身體的主人,我們應主動維護它的健康🕵🏿♀️🏌🏽♂️。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虛歲二十歲就把“四書五經”讀透的陳夢雷......閻先生用數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全場觀眾的註意力,講堂裏時時傳出陣陣笑聲。閻先生以洪亮的聲音,感情充沛地完成了兩個多小時的講座。小編將閻先生本次講座的金句整理於此👨🏿⚖️,與大家共勉: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不在於活得長久🔪,而在於活得有意義6️⃣。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在世,需要認真堅持🧍🏻♂️,而不是想著怎麽混過去。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要用廣闊的胸懷👩🦲,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
講座的最後,為表感激🧜♂️😸,黨委副書記邢尚傑老師代表EON4向閻崇年先生頒發了“師統講堂”主講嘉賓獎章。在座的老師和同學也以熱烈的掌聲表達了感謝👩🏼🎓👩🦳。
楊再春先生為閻崇年先生送上了一幅對句書法,在兩位老師一來一往的交流中👪,同學們上了一節生動的書法鑒賞課🏙。
同學們在講座後紛紛表示在閻老師幽默風趣的講解下時間過得很快,自己也收獲頗豐。讀書以修心👩🏿🦲,修心以逐夢,願大家都能多讀書,讀好書,在書本中進德修業、擺脫平庸,達到閻老師所說的“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