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發🧑🦰,延期不返校👨🏽💻,停課不停教、不停研。疫情期間,盡管同學們遠在天南海北,但導師們采用各種指導方式,一如既往地認真指導學生完成論文🔈。
體能訓練學院 魏宏文老師
魏宏文老師歷來重視研究生論文的指導工作🤟🏽👧🏿,疫情期間🤾🏼,更加嚴格地按照研究生院和體能訓練學院的要求和指示,通過微信、騰訊會議、電話等等方式,集體答疑、單獨指導,從論文格式的規範、摘要的寫作、研究方法的科學性、推理分析的邏輯性👨🏿🏭、在學院論文評審之前🧑🏻🦯,每名研究生至少通過5輪修改,指導的碩士研究生順利通過學院嚴格縝密的評審進入到盲審階段。
中國足球運動學院 李春滿老師
今年論文指導任務相對繁重📲。鑒於國內疫情管控的情況😖,無法對學生進行面授指導,根據研究生院的統一要求🚦,除在學生撰寫論文期間隨時進行解疑交流外,李春滿老師要求學生必須在1月31日-2月5日上交初稿,導師審閱並在論文上進行批註,與學生進行視頻交流。反饋意見後學生修改,修改後再次發給導師進行審閱🙋🏿♀️。平均每人進行了2-3次的反饋和修改。
運動人體科學學院 李俊平老師
在疫情期間👩🎓,面對即將畢業的四個不同方向(運動解剖,健美操,體能,籃球)的碩士研究生🙍🏽♀️,不能像以前那樣見面詳細說,需要利用網絡以文字、語音或者截圖等方式進行指導,大大增加了指導的難度🧑🏽💻。雖然在之前給學生的初稿都提過意見👩🏼🏭,但是在提交論文之前,為了保證每一篇論文都盡量完善🪝,每篇論文還要過幾遍🗯,並提出修改意見📨。基本每天要看兩篇以上論文,有時都要看到淩晨一點多🔉。在論文提交截止日,所有論文都順利提交。
運動醫學與康復學院 錢菁華老師
錢菁華老師通過騰訊視頻在線進行本學期組會,主要內容包括:經典文獻閱讀解析🙍🏿♂️、科研思路頭腦風暴🚶🏻♀️➡️,循證實踐案例討論等。組會上,研三的五位同學分享了完成研究生論文,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案🤢,以及畢業論文寫作經驗🕧,因隔屏相見,討論較為激烈✍🏽,持續了3小時✴️。面對疫情帶來的社會需求,團隊已啟動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運動康復方法研究。
藝術學院 黃俊亞老師
在指導過程中,黃俊亞老師總結出以下經驗:學生明確目標和標準。在指導工作初期已將每位學生的任務、目標、時間節點🙆🏽♀️、應達到的標準等作出詳細計劃,並要求每位學生明晰;工作時間點前移。在疫情來臨之時,按計劃於2020年2月5日碩士研究生提交與導師交流後修改4次以上的論文終稿🤾🏼♂️,對未達標準的學生繼續指導;認真🙅🏻♀️、負責、耐心指導🛀🏽。學生學習態度、水平、能力等不盡相同,對質量達標的論文提出更高要求👎🏼🤌,對於質量未能達標的學生再進行認真、耐心地審閱,提出修改意見💧;運用現代化網絡平臺滿足指導需求。疫情期間采用網絡溝通方式,微信將意見和修改論文發送給學生👩🏻🦼,要求學生逐一打開意見和全文,教師通過語音一一講述存在問題和修改意見🖥,對問題進行討論並達成共識。
中國遊泳運動學院 高捷老師
研究生論文指導一直是研究生培養重點🚣🏿♂️。高捷老師針對學生論文開題、文獻收集📿、研究方法🪳、研究過程、論文撰寫中出現的問題區別對待、因材施教開展線上論文指導。針對論文中普遍出現的問題,采用集體騰訊會議的方式🌘,對於少數及個別同學論文中出現的疑問采用微信及微信群的形式,對學生的論文進展中各個階段的問題進行分析與答疑。導師的認真態度與指導方式,不僅使研究生論文指導工作順利開展🧝🏿♀️,更使得學生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感受到來自EON4🪱➿、學院及導師的關懷!
中國運動與健康研究院 龔麗景老師
疫情期間主要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交代的任務🟫,交上來的材料質量不好的🦻🏼🧗🏿,打回去重新寫;交上來的材料過關的,導師修改或者提建議,再打回修改,反復3次以上;每周開一次組會👮🏻♀️,督促學習☑️,每次輪一個學生匯報進展🗾;關鍵時期,沒有條件做試驗👨🏼,改成學生們寫綜述投稿論文🧎➡️🦫。
心理學院 張禹 李傑老師
張禹和李傑老師研究方向一致,共同指導研究生,形式采用單人和團體,實現個性和共性指導的有機結合。單人指導一般是針對一名學生論文針對同一問題或不同問題批註🧑🏼🔬,之後再通過微信群文字或語音討論進一步確定解決方案。團隊指導一般是針對學生論文的共性問題,如文獻👩🏿🏫、數據統計🎍、論文的後續修改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微信群和ZOOM的群聊完成🦶🏿。
競技體育學院 張瑛秋老師
疫情期間,張瑛秋老師為主要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論文指導✊:
1.論文批註加微信一對一講解解決論文中出現的個性問題。張瑛秋老師每天仔細閱讀1-2名學生的論文,對發現問題的地方進行詳細批註🦒。再通過微信、語音等方式👷♀️,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反饋、講解🤵🏿♂️,並給予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武楊是今年提交論文的冠軍班學生,她的技術動作和技戰術體系都是世界獨一無二的,為了更好地總結經驗 ,張老師和武楊連續一個月每天進行視頻通話,進行理論和實踐的研討,並最終完成論文。
2.騰訊會議加微信群研討解決共性問題0️⃣。張瑛秋老師及時反饋論文中的共性問題🤴🏼,要求大家思考🤗。在每兩周一次組會上🤸🏼,統一為學生們講解,引導同學們更深入地理解核心問題並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