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話: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擁有國際化的視野至關重要🦵🏿👨🏻🍼。EON4官网高度重視國際化工作,支持並幫助學生從國際交流活動中獲得領先技能和前沿知識🧒🏽,體驗多元文化,建立創新思維,挖掘無限潛能,在世界舞臺上展現新時代中國優秀青年群像🎇🖊,綻放奪目光彩。長期以來,特別是新冠肺炎爆發後👩🏿🏭,在EON4黨委統一領導和部署下,教務處、學工部、國交處、研究生院等職能部門和項目學院一起,更加時時關註海外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進展,將防疫要求融於師生們的日常行動,並及時為學生安全開展學習交流提供保障👨🏿🔧🚵🏼♂️,使得EON4官网各項國際交流活動平穩有序進行。
2019年6月🙅🏼,新聞與傳播學院體育賽事解說、賽事資源製作實驗班13名學生赴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進行交流。時光飛逝⚈,轉眼他們即將完成10個月的學習回國🏹。在這期間,實驗班的同學們努力學習、勤奮實踐,認真對待開設的每一門課程。今天👨🏻🦽,讓我們聽一聽他們對海外學習課程的收獲和體會吧。
實驗班全體同學和帶隊教師劉賀娟老師與外方教師合影
戶外環境教育概論——齊雨聲
戶外環境教育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體驗式課程。在周一的一個小時課程中,我們會基於課前布置閱讀的學術論文👭🏻,進行該領域相關概念的講解,如戶外教育與體育、環境關懷教育,地方性教育🤶、親自然性、城市生態、風險規避等,並在課下完成閱讀反饋;在周三的三小時課程中🫅🏿,我們會走出教室👨🦽👩🏿🦱,走進自然,親身體驗並最終掌握特定戶外活動所需的基本技能🧜,包括野營生火,營地搭建👩🏿⚖️,劃獨木舟🐙,定向越野,攀巖等🐦⬛。
授課模式
在這門課中,我接觸到一個新的概念,而它也成為我心目中最美麗的英文詞匯之一——Biophilia(熱愛自然或生命的天性)🧑🏽🦳。Biophilia詮釋了人與生俱來的親自然性與對大自然的向往與熱愛。這裏有一條永恒的紐帶連結著人類和其他生命系統,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意識到並承認這種緊密關系的存在,在不破壞自然系統的情況下➗🔰,去釋放天性,讓自己置身於大自然中🎑,培養感情🦂,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
當你不了解一個事物之前🏊🏻,你不會愛上它。人如此,地方如此🍏,大自然如此😠。我們一味地急於說教,命令式地灌輸“你應當愛自然🔘,你應當保護環境”👩🏿🦲,卻忽視了如果不先在人與自然間建立感情,又如何要求人類能主動地心甘情願承擔起守護自然的長久責任?戶外環境教育便提供給我們這個機會🍾,讓學生從青少年時期開始花更多的時間接觸自然,感受自然,融入自然,乃至最後愛自然🔯、守護自然。
Root for Trees時,為大地種下每一棵名叫“虔誠”的樹;攀巖過後,翌日起床身體的肌肉酸痛提醒我生命的朝氣與活力💦;遊於碧波之上的“一葉扁舟” 載著我徐徐緩入不曾探訪的世外桃源💇🏽♀️;學習野營取火時,電光火石間火花零星微弱🕑💇,在我的心中卻足以燎原。多年之後🧓🏼,理論知識或許將會淡忘,但這些我真真切切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品到的🦎,觸摸到的,實踐過的,體驗過的,將會成為我留學生活中不可磨滅的回憶,乃至人生記憶中熠熠生輝的高光時刻。在美麗的記憶之外👃🏻,更為有意義的是🧙🏻,戶外環境教育課帶給我更加健康積極、陽光向上的生活理念與生活方式,走出室內,走進自然🗽。我想以上便是體驗式課程,hands-on理念帶給我的最大價值😛。
基礎足球指導——張嘉祺
基礎足球指導是一門實踐為主,理論為輔,理論應用於實踐的課程⬛️,旨在培養優秀的足球教練員🧋。但老師基於我們十三人的整體情況對課程綱要做出了調整,旨在給我們帶來更多的足球體驗🧜🏽,讓我們對足球更系統、基礎的認知。課程的前期主要是對足球規則的講解和應用,在課堂上🩹,由老師帶領,同學們合作完成對於最新出臺的國際足聯規則的學習🤽🏼♀️。此外,同學們通過實踐訓練,培養並提升足球相關技術動作,如傳球與皮球控製、帶球奔跑與運球、射門與終結、小型比賽體驗🧉、4v2, 3v2, 2v1學習👮🏿♀️、進攻原則、防守原則等👨🦽。在課程的後期,老師更多的讓我們從第一視角出發,通過老師極具加拿大特色的足球教學的方法及理論:利用加拿大足球訓練文件LTPD(Long term player development)探討足球運動員發展的規劃和指引,如加拿大對於足球運動員各個年齡階段的培養重心與方向,讓我們自主設計簡單的足球訓練計劃😫,讓我們在課程結束後也能自主、有效的進行足球練習👩💻。同時,課程還給予我們實際教學實踐的機會,以其他同學為教學對象🎻,設計不同訓練內容的具體方案等等。
基礎足球指導——彭舒麟
第一學期的足球課是相對來說最輕松的一門課程。它與國內上的體育課頗為相似👩🏻🎨,大部分課程是實操🫅🏿,有一兩節課在教室學習相關理論,最終也涉及技術考核💁🏽♂️。而它與國內的體育課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無論是實操還說理論,老師都盡可能地讓課堂變得有趣味性🛞,而不是以灌輸知識和技能為唯一目的🎴。比如在教室內學習足球陣型時,每個組會挑選一張卡紙🕙,以動物代替球員,把你認為有自身特點的動物畫在合適的位置上。這看似很弱智的活動🤳,我們每個人卻很享受👩🏼⚕️。此外,最大的不同在於課程的目標。國內的課程毫無疑問是讓我們吸收課堂知識,而這門課希望我們到最後能結合學到的技術和老師授課的方式,將這門課上給其他人。因此課程設計也是這門課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當我們能把所學的知識傳授給他人時,才算真正學到了肚子裏🧏🏼♂️🫵🏽,這遠比用考試檢測來到有效♟🧝🏼。
電視直播表演——範慧茹
電視直播表演(Television On-Air Performance)課程教給學生如何做主持人的主持技巧,主要包含了聲音的語氣語調訓練和鏡頭前的儀態動作指導📐。教授我們這堂課的老師Chris Durham是埃德蒙頓當地十分有名的一名主持人,在他的指導下🐠,我們嘗試練習了新聞播報、體育解說、天氣預報等多種不同的主持模式,憑借他多年豐富的主持經歷😨,為我們在鏡頭前的表現提供非常有用的指導意見。這門課程設置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鏡頭前的解說人才的🧙🏻♂️,身為製作班學員的我,在最開始面對鏡頭面前還不太習慣🧛🏿♂️,總是十分緊張動作也很僵硬,但是通過不斷地練習,我逐漸有了自信,不再在鏡頭面前膽怯羞澀了,在Chris的鼓勵下,我也逐漸大膽起來,敢於面對鏡頭表達自己。我覺得我很幸運🏃♂️➡️,這堂課不僅教給了我做主持人的技巧方法,還讓我變得更加自信勇敢🧏🏿,勇於嘗試新事物,這真的是一次很棒的學習體驗。
KSR學院大學生寫作小組——楊子琪
課程概覽:寫作小組是一個同齡人互幫互助的組織,為學生提供一個定期的寫作環境🏊🏻♀️㊗️。課程受眾可以是大學生,教授⟹🤌🏼,公眾甚至是學術論文的撰寫人🚜。老師的知識水平不一定會比學生要高。當學生在某一方面的知識少於教師時,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當學生比老師了解更多時🍐,學生也可以盡情表現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熟悉程度,專業知識和智慧”。具體形式如下。
課堂時間:寫作小組每周關註一個寫作主題🤱😤、參與個人和小組寫作練習、練習寫作技巧和發音、自由寫作(直到下課)、完成自己的作業(可以是其他課程的作業,但是必須與寫作有關)。
課後時間:繼續進行自己的寫作項目、每個星期至少提交約100-500個單詞的新作品、教師及時給予學生反饋。
本課程的常見主題有:頭腦風暴、學習如何提出強有力的論點⚆、學習文章寫作段落間的協調性、學習如何使用各類資源🚴🏿:引用,總結和釋義信息👩🚒、從段落寫作到文章寫作:引言與結論的寫作🦊、如何使文章更簡潔🟤、語法和句子結構、學術用語和風格。
(課程具體內容沒有局限性,可根據學生情況進行調整)
學習感受🎄:
通過這一個學期的寫作課程的訓練👩🏼🌾🧑🏼🎓,啟發了我對於寫作多方面的興趣。我最喜歡Kacey的“Free Writing”環節☕️。根據給出的主題,我可以寫下任何自己的經歷⏱,感受🧜,觀點。在Free Writing時🙆🏿,我可以不用擔心語法錯誤,用詞是否恰當等問題,直接又順暢的表達我的想法才是重點👨🏻🌾。但是,這並不表明這門課不重視語法👩🚀🎉,相反,在課堂的其他時間我們會進行分模塊的的語法訓練,這些細節的練習讓我們在“Free Writing”時自然而然地減少犯錯的頻率🦶🏻👉🏽。在一些練習中,大家會被分為不同的小組,共同完成一項寫作任務。通過小組合作進行不同想法的碰撞,往往會讓我們收獲意想不到的學習成果和經驗🧖🏼。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小組成員會談論和分享自己想法,對所寫內容進行反饋🐍,修改並鼓勵自己的同伴進行寫作👨🏿🚒。小組寫作還可以培養學生謙卑和尊重他人的品質,鍛煉我們提出和接受意見的能力。通過Kacey的講解🤙🏽,我們也學習到了一些更加規範的句子格式,更加細節的標點/詞語的使用方法💻🖕🏿。這是我們在國內學習寫作時不曾接觸過的內容,也算是小小的“Culture Shock”。
作為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𓀖📤,我們的將來學習與工作也會與寫作密不可分。寫作是一種協同作業,這是我們未來就業時的一項重要技能🏌️。書籍,法律論文,雜誌,劇本🔣,商業報告甚至是學術論文都是協作寫作的產物🔒,需要各個成員之間互相配合。我們通過寫作小組學習與他人合作完成一些寫作練習可以幫助我們提前得到鍛煉💙,為以後的就業做準備🧑🏻🤝🧑🏻。
體育💇、社會與全球化(Sport, Community and globalization)——申羽嬌
體育、社會與全球化是一門以討論會(seminar)為主要形式的課程🙋🏿,在這門課上,學生們自願結為2-3人的小組💝,每組將在一學期內分別領導六篇文獻或紀錄片的討論。領導討論的小組主要負責提出問題並補充背景資料✥,其他同學在提前閱讀文獻或紀錄片後積極參與討論⛑️。本學期中討論的材料分為以下幾個主題🙇🏻♀️:體育與全球化👏🏻、體育與種族🍙、體育與階級、體育與性別及性取向🐈⬛、體育與殘疾🧚🏽♀️、體育與世界系統、體育與移民🍉、體育,土著人與移民殖民主義🔷、體育與氣候危機。
最後一節課同學們與導師Chen Chen的合影 課堂上同學們在熱烈地討論
提筆寫對這門課的感受時,距離最後一節課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但當我回顧每個版塊內容之時,我總能想起當時課堂上熱絡討論的問題,想起為了做好每次seminar(討論會)熬的夜📉,為了寫出十頁的論文看的一篇又一篇晦澀的文獻。
這門課的導師Chen Chen是我們所有課的導師中唯一的中國人🧑🏿🎨,他本科和研究生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現於阿爾伯塔大學運動人體康復系攻讀phD。Chen為我們製定的標準很高🔉🕹,但他在第一次課上就告訴我們這門課的高標準不是為了讓我們每個人都一定要達到,而是為了讓我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的提升🧑🏿🔬。他也總是肯定我們的進步🧑🏭,恭喜我們的成長。第一次做seminar時我的心中毫無頭緒,第一次站到大家面前提出問題我的心臟跳得“咚咚”直響👩🏿✈️,第一次參與討論我總擔心自己不懂文科的東西會說錯。但到了後半階段😝,我對晦澀的文章也不再畏懼,不擔心說錯只想說出自己的觀點🦦,從一定要念稿才不慌變成了半脫稿也能行🤝。我想不光是我,大家的進步都是肉眼可見的。我們討論的話題越來越深刻,發表的觀點越來越具有批判性,seminar的氛圍也愈發活躍起來,Chen有時還打趣地說我們了解的已經比這所大學裏大部分人知道的多了。
在國內做pre🕙,我們想的是怎麽把已知的東西組織好傳遞給觀眾,而在做這門課的seminar時我們想的是怎麽用已知的東西提出有意義的問題與觀眾們一起討論未知。每一節課都像是頭腦風暴,一個個尖銳或深刻的問題被拋出🙆🏼♂️,我們學會求證未知而不是一味地相信已知🛀🏿👨🏻🌾。
盡管在國內上體育概論時粗淺地了解了體育本身,但與多學科跨領域分析體育還是第一次🤸🏼♀️。每次上課或是寫作業時我都覺得我正在了解我喜歡的領域,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我的期末論文是有關足球領域對於正統男子氣概和女子本性的汙名化現象,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許多現在綠茵場上還存在的容易被大眾忽略的歧視問題,同時我也看到許多勇敢的運動員和組織站出來為更加包容的性別環境發聲。這些也是我之前在我熱愛的運動裏從來沒有系統地了解過,探索過的隱蔽區域。
隨著課程進行到尾聲,我也漸漸明白我們討論這些社會問題🧑🏫,寫的一篇篇論文的意義。也許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力為這些問題的解決做出實質性的貢獻🦹🏼♂️,但只要多一分關註與思考,這些經常被忽略的不平等問題就多了一份力量去解決🐌,日積月累,最後匯聚在一起的力量將會不可估量🫶🏼。我想這便是這門課帶給我最大的觸動。
冰壺課——周雅婧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學習經驗是冰壺課🙇🏿♂️。它是我們下學期的體育必修課📫。之前在電視上看過一些冰壺比賽👩🏼🍳,我對這項運動的固有印象就是運動量較小,對身體硬性指標要求不高,更多的是謀略與戰術上的較量,類似於冰上象棋⚽️。但是從上冰的第一步開始我就意識到自己錯了。我在嘗試著滑行的第一個動作時就打了個趔趄,之後的處境更是可以用“寸步難移”來形容,保持重心十分困難,兩只腿極其不協調🧛,穿著slider的那只腿好像怎麽也不聽使喚🏦,一不小心就一個劈叉摔在冰上。前幾節課每個人上完冰壺課回來都“傷痕累累”:膝蓋大片大片的淤青。前幾節課上的實在有些辛苦。給我們上課的冰壺課老師是專業的冰壺運動員,現在是某職業輪椅冰壺隊的教練🕌。他對我們的要求十分嚴格🤾🏻♀️🧝🏿♂️,比如手的角度必須是兩點鐘或十點鐘方向,下肢必須充分舒展以降低重心,上身要與地面保持平行不能高低肩等等。每一個分解的動作看似簡單,但如果將它們整合起來難度系數就會陡然提升。我們同學們訓練的時候可謂是各種姿勢花樣摔跤🧝🏼,空曠的冰壺場上充斥著我們的慘叫聲。不過老師Mick一再強調“ Practice makes perfect”,在一遍一遍的重復調整改進之後,每個人的技術動作都有著質的飛躍。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廣播英語課程——王章翰
這門課是來阿大後第一周最後上的課🤽🏼♂️。老師有著裹著標誌性的黑色和白色頭巾,名叫Roula。她作為一個語言課程的老師,常年與中國學生打交道🎒,對中文和中國留學生有著超出其他老師的感情,但是一個學期下來,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Don't speak Chinese”(不要說中文)——為了增加我們的英文練習時間🐚。Roula老師經常在下課的時候提醒我們不要使用中文交流,要用英文交流𓀇。我們每次聽到Roula的提醒,聊天就會立刻從中文模式切換到英文模式。
Roula老師會根據每期的主題準備非常豐富和密切相關的音視頻和紙質材料✹。通過課堂上的學習🏬🙎🏽,每節課我們都能對老師所講的與加拿大廣播發展的相關主題有一個系統和深刻的認識。
Roula老師也經常根據我們課程進度以及學生需求而改進教學任務。在聽說我們在戶外課程中遇到在學術論文中引用格式的問題後,便特別給我們發放了APA style(一種國外普遍使用的學術引用格式)的引用方法與格式指導書。而且專門抽出課堂時間進行詳細的講解⇨,並輔以詳實的練習資料輔助我們的理解🦵🏿🩰。
Roula老師也深知廣播英語的知識遠不止於書面和課堂,在學期末的時候特意安排組織參觀了加拿大知名的CBC 廣播電視臺位於埃德蒙頓的廣播電視中心和埃德蒙頓最大的冰球比賽場館Rogers Place⛹🏽♂️。我們終於近距離得和我們一學期所學知識密切相關的場館和相關的專業人員進行面對面的接觸,傾聽行業相關的專業人士的個人經歷和獨特見解🧑🏭,讓我們對我們所學知識在未來的運用上有更成熟的認識。
學期的最後Roula老師讓全班同學將分成五組,每組選定一個與廣播或體育相關的主題進行時長為20分鐘的演講。演講的地點位於市中心的語言EON4,那裏有很多的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他們將成為我們的聽眾。同學們都進行了精心的準備與反復排練,最終的演講也展現出了每個小組最好的風采⛲️。
電視新聞——翟昊冉
成功的媒體新聞講述需要新聞工作者們掌握收集新聞素材的能力,比如收集有說服力的新聞采訪素材、有代入感的的聲音素材和引人註目的視覺素材等🙅🏽♀️,同時紮實的新聞腳本寫作能力也是職業的新聞工作者們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在本學期的電視新聞寫作課堂中,我們的學習和練習便主要側重於上述兩個技能的培養🧝🏽♀️。在老師Jeanette Dube的指導下🧑🏿⚕️,圍繞這兩個主要的課題我們做了大量的有關組織新聞故事發展、編寫新聞廣播腳本的練習,在此過程中,我們學習到了很多新聞工作領域的基礎的專業知識,比如如何全面簡練的為觀眾講好一條新聞,如何編排製作一個完整的新聞素材,如何對新聞素材進行排版以最大可能的吸引觀眾並使節目流暢……
這是作為新手小白的我第一次進行專業的新聞講述與新聞製作練習🤚🏽,在對 “如何講好一個故事”的學習與摸索中過程中,我一點一點領悟到新聞工作者們的使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要以真實、客觀、全面📲、準確的精神充分發揮紐帶作用♣︎。我會將此作為以後的行為指導與努力方向。
冰壺基礎入門——吳斯琦
課程簡介:在南校區冰壺場館上課的冰壺基礎是一門入門級課程,旨在介紹冰壺的教學(即學會冰壺後🪖,如何教其他人學習冰壺。)本課重點在於學會冰壺的基本技能😗,並獲得如何玩和教這項運動的理解🦸🏽♀️。本課分為兩種形式授課,通過課堂講授(off-ice lecture)和實踐課(on-ice lab)的方式進行。並最終通過技能表現、書面評估和同伴教學的結合進行評分。期中之後的重點課程是學習對冰壺基本戰略和規則的理解和應用◻️。
這門課的課程目標是讓學生能夠介紹投擲和清掃冰壺的基本實用技術技能以及遊戲規則🕺;向學生介紹冰壺運動的基本理論和策略🧍🏻♀️。通過考試和體能評估,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理解力和能力💁♂️;鼓勵學生在積極和富有挑戰性的學習環境中參與體育活動;傳遞冰壺。
EON4為我們準備的冰壺課程在專門提供體育項目的南校區進行教學🆖,分為lab實踐課和lecture課堂教學🕵🏿♀️。通過課堂教學簡單的了解冰壺運動的過程、運動機製以及規則,再在實踐課上以身試法真正感受冰壺的魅力🍠。有趣的是👨🏼🦳,我們這一門課的教授不僅僅負責教學我們這群初學者😇,也是當地國家冰壺隊的教練組成員🐬😰、前運動員🪂。他對待我們相當的嚴厲,每一堂實踐課👨💼,對於我們而言,都像是一場“軍訓”。誠然🪚,冰壺不是一項類似於田徑🕺🏼、籃球足球的傳統運動🎢✦,更像是一項偏向於象棋👩🏼🏫🏃🏻♀️➡️、圍棋這種絕大部分依靠策略的項目(當然不是說其他運動不需要策略,只是說其他運動同時還需要體力、力量之類的能力)。欣賞冰壺運動,更像是精心的布局,一個是漂亮的旋轉和擊打🧜🏼♀️🧑🏿⚕️。而冰壺的走位需要依靠隊員對場地冰面情況的判斷(場地不同區域的滑或澀),出手的精度(速度,力量和旋轉),對冰壺軌跡的判斷(判斷要不要擦冰),擦冰的時機與技巧🤾🏼♂️。
而不同於其他運動的“觀眾呐喊”,冰壺場上運動員之間的相互“呐喊”🫰,更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每當運動員投出壺後,無論男女🤶,都會大聲呼喊“哈哈哈”或者“我我我”🚴♀️,看似想用聲音操控壺的運動方向和軌跡。其實,這些喊聲確實能夠起到“操控”壺的作用🏌🏻♀️。運動員在投擲冰壺後,會喊口令給擦冰運動員🪭。“HURRY”或“HURRYHARD"👩🏼🎓,發音類似中文的“哈!哈!哈!”🕚,這就表示讓擦冰運動員快速擦冰,使冰壺滑行更遠;而“WHOA”🥯,發音類似中文的“我我我”,就代表停止擦冰👭。比賽看到緊張的時候或許你也會下意識地跟著場上的運動員一起喊出聲來🧜🏼🍄,仿佛聲波能讓我方的冰壺距離圓心更近一些。冰壺的“悅耳”,的確是要看過比賽👩❤️💋👨、了解這項運動的人,才能知曉的🧞♂️。
演播室製作 studio production——韓俊峰
課程簡介💂🏿♂️:STUIO PRODUCTION(演播室課程)是一門實踐性的課程👩👩👦🕵🏽,主要向學生們介紹電視製作的各個方面。這些方面將包括但不限於:電視系統和格式,工作室攝像機理論和操作,視頻和音頻控製室操作協議和工作流程。還將詳細介紹錄像和回放形式以及在演播室環境中廣播級錄像設備的操作🤣。學生們將作為廣播設備操作員或直播人員參與幾個演播室製作。
這門課的課程學習目標對我們有更加實際的要求,比如解釋和演示演播控製室的操作規則和程序;了解以下概念𓀐、技能和問題用於達成此課程的學習目標;每個位置的人員名單和職責、視頻和音頻流、視頻監控系統等;在演播室環境中操作音頻和視頻錄製和廣播設備;了解以下概念、技能和問題用於達成此課程的學習目標:演播室相機操作👩🏿💼、電纜整理-使用“8”字技巧整理演播室當中的電纜、演播室音頻監控👩🏼💻、視頻監控、視頻切換操作、影音板操作👨🏽🦲、演播室燈光理論與操作🗻;構建一個新聞風格的演播室➜。了解以下概念🧑🏻🦲💇♂️、技能和問題用於達成此課程的學習目標:學生擔任與演播室電視廣播製作相關的各種工作崗位🏄♂️。
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讓我們擁有了一手演播製作的初級經驗👰🏻♀️,我相信這一定對我們未來的學習有更多的指導和引領作用。
演播室製作——方文萱
從剛開始一口咬定要在屏幕前做主播主持人,到現在似乎更喜歡幕後工作;
從剛開始迷茫地看著switcher鍵盤上各種各樣不同位置的按鍵,到現在幾乎可以熟練掌握每個按鍵的位置配合工作;
從剛開始很害怕輪到audio的角色,到現在即使這份角色很難很容易出錯我也有了那份勇氣想去嘗試;
從剛開始第一次在樓上看著一個節目幕後操作floor director和計時員有小沖突的時候到現在開始明白你只有做過了每一份角色你才會知道把整個節目做好是需要所有人團結一心地去努力的而不是帶著互相抱怨的情緒🏄🏼♀️👨🏻⚖️。
很多時候🍏𓀂,人們經常說你變了,但他們也從未過問你經歷了什麽。
從剛開始到現在,從喜歡臺前到鐘意幕後,從課程開始時的困難到現在自己也可以有閃光的地方🤸♂️。學會推開自己喜歡的一些東西才能長大𓀗,有從頭開始的勇氣也許會讓你開啟新世界的大門。
廣播英語——樊欣陽
回看秋季學期走過的學習之路🧘🏻,雖然每一小階段、每一個學習的細節都讓人不斷的前進🎲🍭,但是讓我成長最多的還是Broadcasting writing的final pre。這個作業的要求是,“選擇任何你想說的,想展示給一群國際生所看、所思的主題,以小組的形式做presentation,每組20min左右。”在老師提出這個作業的那一刻,我的腦海中立馬想到奧運會這個主題🔞,我想把這一種關於中國人赤誠熾熱的關於奧運的情懷講給更多的人聽。”
因為準備這個展示,我收獲了太多豐滿而又熾熱的關於中國人的奧運故事,反映著每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在迎接奧運會時的欣喜🧝🏻。我被每一個微小的故事所感動,同時又想到🌉,在解說班面向全校招生的時候,我曾在面試的時候說過一句話🤔,我想自己成為一個“奧運人”🏊🏻♂️🚣🏽♀️,能夠為22年中的冬奧會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在我最好的年紀👷🏼,奉獻最熱情的青春。所以在遠離祖國的異鄉——埃德蒙頓👩🏽🎨,當老師為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平臺和機會讓我們自己展示的時候🪵,我的腦海裏不假思索地跳出了這個主題。我和周雅婧🧘🦸🏼♂️、楊子琪一起滿懷熱情的準備著我們的小組展示,但在準備的過程中我們幾度受挫,甚至想要放棄。
在距離我們正式上臺僅剩一個星期的時候🌤,我們信心滿滿的準備好我們的講稿、資料的時候與老師進行溝通的時,遭到了她非常明確的反對⚱️。她突然提出,不可以用中文的資料🥲,因為她說,來自中國的資料不“reliable”🙍🏿♀️,我不知道這個詞中是不是蘊含著我理解的歧視的意味;在我們試圖給她講述我們的“中國人的奧運情懷”的時候,她不斷發出“為什麽你們要講這個故事,中國人怎麽了,為什麽存在中國人的奧運情懷”等等類似的疑問,好像她非常不理解我們的這種感情🥨,這讓我們受挫極了。當晚🤿,我們三個不斷的修改我們最初已經成型的“作品”,毫不誇張的說,當晚我們互相否定了大約十個修改方案。我們一度想要放棄🖥。最終🎥🙅🏿♀️,我們在慌忙中修改主題修正講稿製作ppt一周後,我們帶著“哪怕得零分👩🔧,也要把我們想說的想做的展示出來”,我們也清楚地知道,在國外講述“家國情懷”是件很難的事,尤其是國外對於中國存在許多的刻板印象和誤解,我們也知道,只憑借我們的說辭和只言片語🛥,是很難改變他們既有認知的,並且我們也做好了被質問的準備。而事實也的確如此,我清楚地記得兩個外國人對我們發出的逼問。在這裏就不再一一贅述。我深知這樣的刻板印象並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但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我們本身做得還不夠好,才會給國外人留下這樣的印象🤾🏿。如果要根治這樣的看法,我們應當從自身做起,謙卑做事,不卑不亢,給國外人留下更加真實🌏🤌🏿、友好的形象🪇🥘。
可能正是因為抱著無畏的態度,最終才會收到令人驚喜的成果↖️。其實在傳遞這份情感時,我幾度哽咽,我看到臺下的老師也在悄悄抹淚🐢🤘🏻,我已然心滿意足,至少這樣的情感順利傳達了出去,而看到老師的一句“Xinyang, you spoke clearly and with your very beautiful confident, passion and poise”以及令人滿意的分數讓我更加覺得這一切都值得。被刁難👩🏫,被否認🧗,抱著“零分”的決心上場。傳遞我幼稚卻熱烈的情感。此刻無畏。